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 “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连续实施13年

8月12日至13日,院士专家援黔行动“两癌筛查工作”专家组赴黔调研,根据地方调研情况,对落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

据了解,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颁布实施以来,“院士专家援黔行动”已连续实施了13年,主要围绕贵州省发展战略,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院士专家来黔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关键技术研究、高端决策咨询、科普报告、调研等活动,旨在助推贵州省高质量发展。

640.jpg

2023年喀斯特地区生物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研讨会

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共邀请组织院士近400人次,专家1200余人次参与活动。组织院士专家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服务210余次,举办院士报告会、交流研讨会29场次,专家报告会160余场次,受众约10万人次。

院士专家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载体,深入贵州各地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区域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技术改造、课题攻关、产销对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为助推贵州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40 (1).jpg

2023年,中国工程院士到贵阳精铸公司考察

2012年,“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遵义革命老区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胡文瑞,以及新材料、医药、能源、煤化工、茶叶深加工等领域31位院士专家参加活动,其中8名院士专家与6家企业签署科技帮扶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

2013年5月,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开幕。年会召开前,院士专家重点围绕贵州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贵州相关产业和地区进行了前期的实地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了一批书面调研报告。年会期间,开展了“全国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贵州省结合产业发展和地域特点,提出了数百项人才需求和技术合作项目,涉及生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在院士专家支持下,促成了500余个项目签约。

640 (2).jpg

2024年第二届溪山生物医药论坛暨2024中法药学交流会

同年,组织院士专家调研组赴威宁考察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问题。院士专家围绕贵州威宁草海生态治理及加快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形成《采取抢救性措施保护草海生态系统的建议》上报国务院,积极推动草海综合治理上升到国家层面。《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总投资109亿元,涉及43个项目。

2014年,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礼和等20余名专家学者赴黔,开展第三届中法药学交流会暨产业化推进会,达成双边多边协议共20个,其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个、技术合作开发协议7个、项目落地协议5个。

640 (3).jpg

2024年6第二届光电材料、器件与集成国际会议

2016年,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安顺市黄果树绿色发展院士论坛。论坛发布了《黄果树院士共识》,突出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农旅融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道路选择和具体实践。

2018年6月,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海鹰等一行16人赴黔开展相关活动。活动包括2场院士专家报告会、1场“女科学家进校园”(高校)报告会、4场“女科学家进校园”(中学)报告会、1场女科技工作者座谈会、2个“特色产业”对接活动和科技扶贫调研等六个板块。

640 (4).jpg

院士们调研中伟新材料公司

2021年,以“院士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杜鹃花基因库建设、中国天眼平台、航空航天领域等内容,邀请35名两院院士来黔调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形成决策咨询专报3篇。通过活动,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共聘请32位院士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顾问。

2023年8月5日,以“科技黔行 创新有我”为主题的首届贵州科技节在贵阳开幕。出席科技节的院士达40余人。期间,院士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产业调研、科学普及等活动。同时,围绕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核两翼三融”产业体系和磷化工产业发展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建言献策,并促成有关合作。

640 (5).jpg

院士们考察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首届贵州科技节期间,刘大响、卢秉恒、宫声凯、李应红、闫楚良等5位院士专家走进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为在黔航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座谈会积极搭建院士与安顺市委、市政府交流平台,双方就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核两翼三融”的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度交流。

今年7月,来自全国的46位院士和6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高端装备”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论坛期间,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备份基地建设等关键问题,邀请院士专家分3批次赴遵义、安顺、铜仁开展深入调研。在铜仁调研中伟新材料、大龙汇成新材料等企业时,院士们对其在锂电池材料和高纯超细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