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农技人员蹲点指导确保粮食稳产增效
“老人家,豆子种得太稀了,还要再密一点。”石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小敏走进地里,蹲在玉米行间,向村民讲解种植技巧。
“以前我们也在玉米地里套种过大豆,种太密了将来产量低,收成少。”正在点播豆种的村民李文慧,数十年的种地经验让她对吴小敏的说法产生怀疑。
今年,石阡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聚凤乡指甲坪村的后指甲坝区作为该县4个示范点之一,示范种植了500亩。
所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在原有玉米种植基础上,采取带状套种方式提升土地效率和粮食产量。
早在五年前,该县就已开始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方法,且取得良好成效。今年全国主推这个方法后,在石阡也大面积推广。结合实际计划在全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19万亩,打造4个县级示范点、75个乡镇示范点。
实际上,不仅是种植技术的改变,惠民政策、发展模式、耕作方法等与往年不同,李文慧对此感触深刻:“今年政府免费提供玉米、大豆种子,还提供肥料农药等物资,这为我们省下了不少开支。”
在发展模式上,石阡建立政府主导,多种生产主体参与的模式,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种植,统筹规划散户种植相对集中连片。
指甲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就在后指甲坝区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此外还有10多户散户集中连片种植了200多亩。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算,大豆玉米一亩收益至少在2000元以上,200亩地将给村集体经济带来40多万元收入,即便减去成本也还有很可观的利润。”指甲坪村副主任李熙乾说。
此外,今年该县购置了7台大豆玉米联合播种机,创建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播种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该县还选派优秀农技人员30人组建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小组,采取县、乡包保示范片方式落实县、乡农技人员全程蹲点技术指导服务。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既破解耕地资源制约,更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确保了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该县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