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出诊” 思南许家坝农技专家服务春耕

近段时间,在思南县各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技专家忙碌的身影,他们面对面向群众传授经验、手把手演示技术要领,全力解决群众发展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连下两天细雨后,终于迎来一个艳阳天,这为种植饲草饲料创造了绝佳的栽种条件。一大早,思南县农业农村局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张忠贵就来到许家坝镇通树堡村、蒲家寨村,就牧草栽种要点等情况进行技术培训。“今天,我们来到许家坝牧草种植基地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其目的是让百姓掌握种草技术,解决饲草料中的技术难点或技术难题,最终要达到老百姓通过种草实现增收致富。”

前来栽种牧草的群众有着多年的务农经验,但却对牧草种植却不擅长。他们认真听、仔细学过后便开始在基地里忙碌开来,有的拿着锄头挖坑、有的端着种苗播种,有的则忙着将土固定在种苗周围,大家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繁忙。

许家坝镇蒲家寨村种植大户肖劲松说:“我们牧草基地今年计划种植200亩牧草,目前已经种植了80亩左右,我们今年是第一年种植,经验不是很足,县里面派农技专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也给我们提供了部分草种,让我们更有信心完成牧草的种植。”

已有一年养牛经验的肖祖方,目前他家牛场的存栏量有44头,而一袋120斤装的饲料,每天要消耗10多包,饲料购买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自己种植饲料成为首选。今年该镇发放多种草种,其中甜高粱750公斤、青贮玉米400公斤、皇竹草50000株,带动280余户农民种植牧草,谈及牧草种植的好处,肖祖方现场算起了“经济账”。他告诉笔者:“现在牧草们大部分都自己种,差的部分就是在外面买,自己种要划算些,可以节约一半的成本。”

今年以来,许家坝镇围绕省市县发展部署,结合实际把肉牛产业作为全镇主导产业来抓,并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同时采取基地示范种植、鼓励农户种植等方式,大力推动优质高产牧草种植。目前,该镇有20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殖场近50个,规划牧草种植达3000余亩,基本能满足辖区内饲草饲料供给。下步,该镇将继续坚持“围绕一个主导产业、聚焦两个关键重点、紧盯三个基础保障、创优四种发展模式、完善五个产业链条”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力度、激发肉牛养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