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安排农技专家为5000万棒冬木耳护航
为避免低温天气给5000余万棒冬木耳造成减产,连日来,印江自治县派出科技技术志愿服务团,指导菌农快速进行田间护理,抓紧冬耳采摘。
最近,板溪镇上洞村近气温持续走低,冬木耳基地里有积水,如果不及时开沟排水,菌包底部的水结冰后菌棒将出现腐烂,冬木耳可能减产。
为预防寒潮加剧,当地政府和农业服务部门积极组织村民,加紧对田间的冬木耳进行抢收。
上洞村村民任明富说:“冬木耳品质好,如果采不下来冻坏了就可惜了。”
食用菌作为印江“2+N”主导产业,解决了印江很大部分群众就业增收,今年该县通过稻耳轮作,全县冬木耳种植数量突破5000万棒。
根据近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和冬木耳的生长特性,深入一线的农技人员,围绕冬木耳在持续凝冻天气影响下如何有效止损进行指导。
“黑木耳它不怕雪,但怕冻,尤其是持续性凝冻影响最大。”参与现场指导的农技人员杨卫说。为了保证黑木耳的正常产量,就必须在凝冻前完成开沟排水,保证黑木耳箱面干燥通风。
目前,印江自治县板溪、合水、木黄等食用菌种植大镇,菌农在农技服务人员指导下,田间采收和管理正快速推进。( 孙祖洁 王东 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