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美 创意致远!铜仁一中科技文化节生物实验创新创作比赛走笔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为积极推进“三新”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践行学校“人人发展,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铜仁一中生物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第三届科技文化节中举办了生物实验创新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生物模型、生物工程类食品,开展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中体验生物学科的魅力,揭开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640_副本.jpg

640 (1)_副本.jpg

本次活动现场仿佛是一座充满生机和创意的科技殿堂,来自高一和高二的43个团队带来了创意满满的作品,作品涵盖了“实物模型和海报”“论文和实验报告”“生物工程食品”三大领域。

创意启航,巧手制作生物模型

在大家精心布置的展区中,生物模型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生物模型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也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人感叹生命的奇迹。

640 (2)_副本.jpg

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超轻黏土、硬纸板、石膏、彩色卡纸、铁丝等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材料亲身体验构建模型的乐趣,体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从微观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T2噬菌体模型”“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再到宏观的“人体器官模型”“旗舰种海豹模型”等等,每一件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这些设计新颖独特的生物模型,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生物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扎实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640 (3)_副本.jpg

同学们用看得见的材料制作出看不见的结构,让生物世界的奥秘不再神秘。

此外,还设置了生物科普展示区,展示了各种生物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成果。这里有关于基因编辑、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展板和模型,让同学们了解到生物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酿造美味,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同学们在《生物技术与工程》课程的启迪下,以“生物工程”为探索的起点,分小组投身到一场别开生面的发酵食品制作实践中。他们亲手制作了青团、馒头、米酒、果酒、果醋等一系列传统发酵食品,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品尝这些美食,仿佛在品味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的传统。

640 (4)_副本.jpg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亲身体会到,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传统发酵食品背后,蕴藏着微生物的神奇代谢。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原材料转化为风味独特的美食。同学们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微生物的生长和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640 (5)_副本.jpg

漫步在果酒饮料品尝区,参赛团队展示了自己研发的各种果酒和米酒,有的清新爽口,有的香甜可口,每一种都散发着年轻人的独特风采。品尝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最好肯定。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制作传统发酵食品所需的生物学背景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感受到了生物学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食品文化。

动手操作,开展探究实验

生物实验操作区更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各种生物实验,从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40 (6)_副本.jpg

有的同学现场演示DNA的粗提取实验,有的利用电脑软件现场演示色素吸光情况,还有的同学则利用提取到的火龙果皮色素用于衣服染色创作。这些实验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此次参赛作品于2024年5月14日在勇进楼前展出,吸引了大批师生参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640 (7)_副本.jpg

铜仁一中党委书记李茂潮对本届科技文化节生物创新创作比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强调了实验探究、创新创作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说,科技点亮生活,创新承载梦想。科技文化艺术节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载体。望选手们在精彩发挥、争创佳绩的同时,也把科普知识和创新意识传递给身边的同学和朋友”。

在这个充满科技文化氛围的日子里,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激情,也深刻领悟到了科技的魅力和未来的可能性。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探索生物科技的奥秘,为铜仁科技教育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杨菁 聂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