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青少年儿童的障碍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青春期是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

也是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

充斥着变化和冲突

又被称为“反抗期”或“叛逆期”

是各种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

那么

青少年容易出现怎样的心理问题呢?

1.情绪问题

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抑郁、焦虑、强迫、双相情感障碍等问题,在疫情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其中青少年抑郁症占多数。

有些孩子有时候情绪极其低落,有时候又非常暴躁,甚至有睡眠障碍。

有些孩子会莫名感到压抑、烦躁,对日常娱乐活动和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被动,不愿与人交往,也可能伴随着各种躯体不适症状等。

2.人际关系类问题

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常表现为难沟通、叛逆、冲动、甚至伴有攻击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同伴关系非常看重,他们通过与同伴的关系来探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而完成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心理课题——自我认同(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如果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无法融入,甚至是关系紧张,会让孩子感到缺乏归属感、有孤独感,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

3.学习适应问题

青春期刚好是初中阶段,由于课业内容及难度增加,很多孩子难以在学业上保持领先,如果之前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造成学业压力,产生畏难心理。

常表现为厌学、逃学、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考试焦虑也是孩子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出现一些躯体化的反应,如头疼、失眠、食欲下降等。

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甚至会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4.网络使用问题

网络对青少年的冲击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过度沉迷和依赖,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通常与家庭缺乏温暖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家庭规则不明确有很大关系。

5.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青少年时期孩子的性生理发育高速发展,而性心理发育较为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许多青少年心理问题。

这类心理冲突,青少年往往不愿向家长、老师寻求帮助,又或是很难得到理解和科学引导,便会使青少年出现沉默寡言、抑郁、焦虑、愧疚等心理问题。

如何应对

1.充分尊重的沟通和交流,“导流”逆反心理俗话说,堵不如疏。助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修饰自我,遇事多思考、多沟通,设立冷静期;家长也要增加自身信任度,多几分理解和包容。

2.增强自信,提高自我内在统一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在于引导孩子认识自身的优点,正确评价自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接受成长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提升自我的稳定性。

3.培养意志,消除敏感脆弱心理。想要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认知水平,培养耐挫能力,认可孩子自控水平的提高;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促进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形成和保持。

若孩子的内心困扰

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往往会损害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父母要警惕

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

若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

要及时和孩子沟通

有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