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小教育“新生长”

“我们学校有几个大怪物!这些时间经常在操场、教室走,还发出恐怖的声音……”据目击学生介绍:“这个怪物一会3米多高,一会又变小了,有的会飞,有的会走。”

笔者怀着好奇之心,采访了思南县第一小学校长陈小玲,她说:“我们学校在2022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荣获全市第一名,就是紧紧依托‘历史文化培根,红色文化铸魂,民族文化育德,科技文化赋能,体艺文化塑形’这一办学目标实现的。学生们看到的这些新鲜事,都是我们‘银杏杯’科技节活动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科技赋能一小教育‘新生长’,这些科技新技术,我们已经全面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学生们的谜团会逐渐解开。”

从10月份开始,思南县第一小学就在中国科协网站上注册了“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思南县第一小学‘银杏杯’科技节活动”。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航天航空、国防科技、创新思维、建造比拼、创意编程等六个项目,让科技赋能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小玲介绍,新时代教育要寻找新的生长点。近三年来,思南县第一小学在小学科学、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经过层层选拔荣获全省一等奖、信息技术录像课在全国展播、全省人工智能大赛前十名中,一小学生占据5人、铜仁市人工智能大赛荣获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一小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

走进一小科学教师的课堂,真是别开生面。地球被科学老师“请”进了教室,教师一层一层地剥开地球,让学生认识结构组成;恐龙、化石、人体结构均是3D呈现,真实、多面,有现场感。学生们一起围坐在操场,观赏富士山的火山爆发;一起观看繁星点点,真是赏心悦目。如果你有兴趣,老师可以把太阳系八大行星“请”到你的手上来,近距离观看他们的运行状态。这些都是依托新技术实现的。

科技决定未来,教育关乎发展,思南县第一小学用科技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级,让教育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教育用科技打通现实阻隔,呈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必将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