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和热敷,分别何时用?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一些磕碰造成损伤。有时这些损伤很小,并不需要到医院诊治,只要自己正确处理,就能解决问题。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冷敷和热敷。但是,很多人却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在应该热敷时进行了冷敷,该冷敷的时候却进行了热敷,结果导致损伤更加严重。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该冷敷,什么时候该热敷呢?

这些情况应该选择冷敷

冷敷是指用冰袋或冷湿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主要功效是通过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出血,减轻张力较大的疼痛,从而达到消肿、镇痛的效果,还可以减少局部血流,降温退热,防止炎症和化脓的扩散。

扭伤和挫伤时,应该先选择进行冷敷。扭伤和挫伤会导致小血管破裂,血液渗入周围组织而出现肿胀,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带来疼痛感。这时采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让受损部分管壁得到修补,出血和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淤紫和肿胀。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冷敷,比如肩周炎的治疗。

冷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冷敷适用于早期的软组织损伤,也就是刚发生扭伤的时候。而在扭伤发生 2~3 天后,就不推荐进行冷敷了,而是要使用热敷来处理。

2、 冷敷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冻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将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里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数分钟更换1次,持续15~20分钟。

(2)注意观察皮肤的变化,至少每10分钟观察1次。如果皮肤出现苍白、青紫或反应麻木,要立刻停止冷敷以防出现冻伤。

(3)如果身体出现寒颤,感觉脉搏变快、呼吸困难及面色改变时,警惕出现失温症,也要立刻停止冷敷。

这些情况应该选择热敷

热敷是将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或热毛巾,放置于疼痛部位的皮肤上。主要功效是通过让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达到消炎、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热敷。

1、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除了在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外,通常损伤发生 2~3天后,就可以用热敷来缓解症状。

2、热敷能缓解眼疲劳、头晕、慢性腰椎疼痛、臀部疼痛等,此外,还能缓解颈椎病早期疼痛,治疗痛经或寒性腹痛。

3、我们常用的蒸汽眼罩,就是利用热敷来缓解眼部疲劳。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造成的皮肤硬结情况,也可以用热敷来缓解。

热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使用过热的温度或者直接接触暖水袋,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烫伤。

2、对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如果需要在肩颈及其周围热敷,应该先咨询医生。

3、热敷期间,如果发现症状加剧或身体感到不适,要立刻停止热敷。

4、患处有伤口或者是刚愈合,皮肤感到过分疼痛或肿胀者,以及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的人不宜采用热敷。

不管是冷敷还是热敷,只是辅助治疗措施,过程中,要防止冻伤和烫伤。当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或不能判定是否合并骨折或感染等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